唐朝天寶年間,有一舉人,名叫李征,他雖及第登科,卻不屑做一名小吏,于是辭官回家潛心作詩,欲以詩才流芳千古。
然而,不等他揚名,就又因貧困不得不再次回到官場,但此時,昔日同僚皆已高升,他卻要聽命于曾經(jīng)看不起的人,為此郁郁寡歡,最終發(fā)瘋失蹤。
后來,李征好友在出使途中,路遇一猛虎,而那猛虎竟是失蹤的李征,兩人相認后,李征講了化身猛虎的事情。
李征年少時倨傲不遜、妄自尊大,想要在詩作上成名,卻不肯拜師訪友,潛心鉆研,其實是害怕暴露了自己才學不足;又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不肯放下傲氣,最終一事無成,毀了自己,害了親人,直到成為野獸才幡然醒悟,可是卻已為時晚矣。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
多自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讓自己始終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常反思,對做過的事多復(fù)盤幾次,找到問題,尋找提升的空間。
歸玉娜還沒出生時就沒了父親,7歲又失去一條腿,從小被人嘲笑鄙夷,不甘心的她學會了單腿站立、活動,17歲時更是加入了殘疾人運動隊。
田徑運動需要很強的平衡性,這對右腿高位截肢的歸玉娜來說非常不易,但她用比隊友多數(shù)十倍的努力換回了驕人的成績。23歲時,她獲得了全國第七屆殘運會女子冠軍,并打破了世界紀錄。
她拄著拐杖,拖著十幾斤重的樣品箱跑市場,憑借著不服輸?shù)男愿,走到了銷售冠軍、銷售經(jīng)理的位置,最終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公司。
他考過四次大學,前三次都是為了學習藝術(shù),因為不是他心儀的院校老師,寧愿退學,也不勉強自己讀不喜歡的專業(yè)。
畢業(yè)后的丁先生做過玩具設(shè)計,當過燒柏油的工人,為研究所畫昆蟲標本,不管何時,他從來都沒有放下過畫筆,也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繪畫風格,不拘泥一類,剪紙、拼貼、印鈕、木雕,凡是覺得好玩的,多有涉獵。
一個人為了追求自己的熱愛,敢于放棄也絕不將就,堅持做自己,不輕易被改變,這樣的人生必然會幸福。
那些看起來鮮花著錦的生活,未必適合自己,就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勉強穿上,走不了遠路又痛苦難受。
《逆流而上》中有一句話:“人生就好像徘徊在生死之間的羅生門,怎么活著都行。沒有哪種生活方式更好,沒有哪種人更正確,也沒有哪句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