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本也!逼返轮趥人、社會和國家,意義重大。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è)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長才干、提升本領、鍛煉能力,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造、善于作為,更要把品德修為擺在為人處事的第一位,不斷修身立德,筑牢事業(yè)根基。(3月29日,光明日報)
青年立什么樣的德,既是個人選擇問題,更彰顯著一代人的胸懷與境界。修身立德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當中。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無論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大義,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修身立德強調(diào)的從來不只是在私人領域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做到“獨善其身”,更要立志報效祖國、用實際行動服務人民、追求“寬仁大義”。從五四運動中“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愛國青年,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墾荒青年,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團隊,可以說,廣大青年立什么樣的德,既是個人選擇問題,更彰顯著一代人的胸懷與境界,決定了整個國家和民族選擇怎樣的道路、堅守怎樣的價值、成就怎樣的事業(yè)。
因而,我們不論從事什么工作,心靈的凈化是首當其沖的,這樣的凈化,讓“德”立身于其中。我們不管從事任何行業(yè),沒有“德”作為我們的“鎮(zhèn)定劑”,我們是無法在歷史的長河中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我們只有通過持續(xù)的教育,不斷的自我反省,讓思想凈化到更高的境界,而非是個人所好或一蹴而就。這不僅僅是為人處事,也體現(xiàn)了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質(zhì)意識,更為重要的是以一顆平常心,面對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立德,立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認可并遵循,才能在共同的事業(yè)中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待他人熱心幫助,不為名利所惑,不為物質(zhì)所累。做好自己,影響他人,傳承的是一種文明,體現(xiàn)的是一種精神,讓社會更為和諧,也為個人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毙奚砹⒌聸]有捷徑。廣大青年堅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見賢思齊”,在提高自我修養(yǎng)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收獲。青年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最活躍、最富朝氣,擁有開風氣之先的力量。廣大青年堅持修身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第一步臺階,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影響著一個時代的底色和基調(diào)。廣大青年都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就一定能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布全社會,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fā)、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