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3555期。在人民軍隊歷史上,無論紅軍時期、抗戰(zhàn)時期還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番號“4”都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我軍多支王牌部隊先后使用過這個數(shù)字番號。
早在1927年正式建軍之前,我黨真正掌握的第一支武裝部隊是“葉挺獨立團”,隸屬于國民革命軍第4軍,這是人民軍隊跟番號“4”最早的歷史淵源。1927年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三灣改編后部隊被拉上井岡山。第二年朱總司令和陳毅帶領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余部上山,井岡山會師后正式建立起了工農紅軍第4軍,也就是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的雛形,意義不言而喻。
之所以采用“紅4軍”這個番號,是為了延續(xù)之前的傳統(tǒng)和脈絡,爭取國民黨左派進步力量,也是朱老總親自提出的意見,毛主席非常支持。另外當時紅軍力量弱小,番號以“4”打頭,可以迷惑對手,使敵人誤以為我們還有紅1軍、紅2軍、紅3軍。說一句題外話,除去葉挺獨立團外,當年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就整體實力而言也是很強勁的。北伐時他們的戰(zhàn)功極為突出,素來有“鋼七軍”(桂系),“鐵四軍”之說,受到民眾擁護?梢娦律募t色軍隊,也不是什么番號都愿意用的:至少在歷史上要帶有革命勁旅的元素,優(yōu)良傳統(tǒng)值得我們去延續(xù)。
在人民軍隊之后的歷史上,這種特點依然很顯著,即便在老蔣的反動面目日益暴露之時,我軍也沒有放棄過“4”這個番號。1937年確立新四軍的名稱前,本想使用“第四軍”作為南方紅隊的新番號。但在國軍序列內,這個番號早已經被占了,葉挺將軍才提出要建立“新四軍”,而這個提法也獲得了黨內的一致贊同,又一支偉大的主力部隊誕生了。
不是迷信,而是不能忘本。沒有革命初期的星星之火,哪有日漸強大的人民軍隊?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軍四大野戰(zhàn)軍中,實力最強、規(guī)模最龐大的是第四野戰(zhàn)軍。而四野在各戰(zhàn)區(qū)部隊里,最大程度上延續(xù)了中央紅軍的脈絡:很多當年紅4軍、紅一軍團的“朱毛”骨干將領,都在四野大軍中出任高級指揮員和政工干部。這支戰(zhàn)略大軍被中央欽定為“第四野戰(zhàn)軍”,番號中延續(xù)了數(shù)字“4”。由此也出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實力最強,番號卻最靠后。
建國后也是一樣。新中國組建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向毛主席報備的番號是“空四旅”,主席欣然同意了。在空四旅(不久后改為空四師)之前,其實并沒有一旅、二旅、三旅,具有特殊意義的首個空軍番號,仍然采用“4”這個數(shù)字,原因不言自明。包括毛主席在內的建軍元勛們,對于數(shù)字“4”一往情深:各個時期都有以“4”為番號的王牌主力部隊?梢哉f“4”貫穿了我們的建軍史,見證了人民軍隊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確實具有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