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日,俄總統普京表示去年6月提出的俄烏沖突停火條件仍然有效。澤連斯基表示若俄方真誠求和平,烏方愿隨時舉行領導人會談,并愿以最快速度推進實現和平。
俄烏雙方都表現出了積極信號,而此時美方稱已將美軍核潛艇部署至俄羅斯附近區(qū)域,且美國與北約擬制定新機制推動向烏供武。美方態(tài)度一變再變,原因為何?俄烏領導人會談能否順利步入正軌?
俄方:等待烏方回應 愿與美方對線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進行會晤時表示,如果烏克蘭方面認為現在不是談判的時機,俄羅斯愿意等待。
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俄方曾向烏方提議成立政治和軍事問題工作組,目前正等待烏方的回應。
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日在其官方社交平臺上發(fā)文稱,注意到來自俄羅斯方面的最新表態(tài),若俄方真誠尋求和平,烏方愿隨時舉行領導人會談。
當地時間8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fā)文表示,為回應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的言論,他已下令將兩艘核潛艇部署至相應區(qū)域。路透社報道說,兩艘核潛艇被部署到了俄羅斯附近區(qū)域。
特朗普所指的梅德韋杰夫的言論還得回溯到上月底。7月28日,特朗普稱對俄總統普京感到“非常失望”,正在縮減此前用以給俄烏達成協議所設定的50天期限。梅德韋杰夫隨即指責特朗普在進行“最后通牒游戲”,并提醒對方“俄羅斯仍保有蘇聯時期的終極核打擊能力”。梅德韋杰夫表示,不管是50天還是10天,每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向戰(zhàn)爭又進一步的威脅。
從最初提出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到今年1月上臺后改口稱希望在6個月內“解決”沖突,又到提出在4月20日實現和平計劃以達成;,再到討論臨時;鸬确桨福俚浇斩啻螕P言制裁,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一變再變,卻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