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認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是無意義的人,他不僅是不幸得很,而且難以適應生活。——[美國]愛因斯坦
今夜本該有一絲月色,但趕上了陰天,于是整個天空都是濃濃的墨色,坐在陽臺的躺椅上看著黑色的天空,突然就回憶起了七歲那年莫名升起的對生命消亡的恐懼。
近兩天演員高以翔先生的逝世,引起了社會各界很大的反應,也引發(fā)了各種思考,今天這里貓眼不談別的就談談生死。
一個人緣挺不錯的演員,一個身體狀態(tài)也不是很差的籃球愛好者,一個性格溫和父母教育得很不錯的大男孩,一個馬上就要和未婚妻步入婚姻的準待婚男生,因為一場安全安排不太到位的工作項目,永遠地離開了他的親人,比起粉絲和看客來,最悲傷和痛苦的莫過于他的未婚妻,他的父母。
死亡就是這么突如其來,作為演員他的去世帶來的社會輿論和反響也大了些,讓更多的人可以對他的工作服務對象,對不安全的項目機構追責,并且得到粉絲們發(fā)自內心的紀念,這個算是不幸中的一絲安慰,而生活在普通層次的人們那些猝死在工作崗位的程序員,醫(yī)生等就沒有這么多人去惦記了。
不過生死別離,人逝去后活著的人做得再多,想的再多于他們而言也是隔了天地,從此不在有交集。每個人有且僅有一輩子,這輩子把握不好再也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機會。
古代神秘的法老,英武的始皇無一不想留住自己的身體得到永生。他們眼中應該就是那句話吧:“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
對于誰來說又不是世間事不除生死,無大事?對于永恒的黑暗和恐懼,在七歲那年莫名的有所感受,那是和堂哥堂弟玩捉迷藏,藏到柜子里又默默睡著了結果醒來便是天黑,在柜子里睜開眼睛就是無盡的黑暗。
然后莫名的就恐懼直上心頭,貓眼不是個怕黑的人,只是在那一瞬間眼淚就止不住地流。心里反復想的就是如果睡著了醒來是無盡的黑暗,這個黑暗沒有邊界沒有時間,就這樣一望不能到頭,在也看不到陽光,家里養(yǎng)的小貓,沒有好吃的,也不能看電視玩游戲,這種狀態(tài)會維持到永恒。
當時七歲的孩童沒有吃飯沒有玩耍那一天的晚上就反復在思考著人活多久最終都會墜入黑暗,而那個時候會是多么的絕望,那天家里都不知道為什么那個孩子會哭的那么難過,那年七歲,那年第一次思考關于生死,存在和湮滅。
不過從那天之后真的再也沒有思考過此類問題,那天就好像突然柏拉圖,蘇格拉底等哲學家附體一樣考慮: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不知道各位朋友你們從幾歲開始對死亡開始有概念和恐懼,很多人說我們缺乏對生死課程的教育,所以很多孩子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別人的。
就像高以翔這次,但凡對生命報有敬畏節(jié)目組就一定會檢查好各個方面,就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別人不愛惜我們的生命,那么自己呢?
我們每個人的生其實也不容易就像段子里寫得,數億大軍圍城,也是戰(zhàn)勝要幾億兄弟才能順利出生的,所以能看到太陽,觸到溪流,聞到花香就已經頗為難得,這就值得你去萬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
隨后百年轉眼就逝去,對于浩瀚宇宙來說輪回不過一瞬,若有神靈也就是其睜閉眼的時間人的一生就走完了,抓緊一切時間都不過是匆匆,到那時也許仍有太多的理想太多的遺憾都做不完,人生其實真的沒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