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故事專欄又和大家見面啦!上一期,中國媽媽為我們分享了:孩子備考新加坡圣約瑟國際學校的心得與就讀體驗。
本期,我們特邀 【O水準8分、A水準4A】的中國學霸學長,接受萬事通專訪。他為我們分享了: 新加坡圣法學校備考O水準的經(jīng)歷和感受 。
如果一名中國留學生想要成為一名政府學?忌脑,其必須在初三之前 通過AEIS/S-AEIS考試 進入到新加坡政府學校的系統(tǒng)。
如果學生未能通過AEIS/S-AEIS考試,且選擇在除政府學校以外的學校備考的話,則其是以私人考生的名義參加O水準考試。
好在我的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的不錯,沒有過多的沮喪。因為我清楚自己的目標,所以在成績出來的一瞬間,我和家人馬上聯(lián)系了新加坡本地 提供O水準課程 的 新加坡圣法蘭西斯衛(wèi)理學校(簡稱:圣法) 來備考O水準。
大家應該聽說過 圣法 ,這所學校和新加坡三育學校一樣,被很多人稱作 新加坡政府型私立學校 。
家長可陪讀、免AEIS可同步備考新加坡政府學校、課程體系、升學路徑和政府學校一樣、升學路徑多元 ......
在圣法,個別課程選擇的多樣性相比政府學?赡苌晕⑷跻恍。我比較深的感受是人文方面的課程上,圣法當時提供了兩種人文科目供我們選擇,這兩科是地理和中華文學;在藝術(shù)方面,則是統(tǒng)一拿會計科目。
這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課程的廣泛意味著對師資的高要求,越是少見的科目如經(jīng)濟和歷史,夠資格教的老師也越少。對于大多數(shù)學校而言,為了很少數(shù)的學生而專門招聘一個老師,再開一門課程是不現(xiàn)實的。
事實上,很多學生在選科時不做判斷便盲目選擇。比如,不少中國學生以為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中華文學,肯定比用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地理容易,因為他們選擇中華文學作為備考O水準的人文科目。
不曾想,中華文學里的文學賞析和古詩句如同天書一般,相較之下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地理反而顯得要簡單易懂許多。
再來聊聊 CCA之類的課外活動的安排 。與政府考生不同,私人考生是不享有CCA減分的政策優(yōu)惠的。
因此,在中一和中二期間,圣法還是會強制我們選擇一門他們感興趣的CCA作為人格培養(yǎng)的一部分,并且也方便我們參加與CCA有關(guān)的校外競賽,為以后的簡歷上添上一筆。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中三和中四之后,CCA則變成了可選擇的課外活動。學生可以選擇參加CCA以來繼續(xù)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不再繼續(xù)CCA,而是專注于自己的學術(shù)發(fā)展。
我當初便是選擇停止CCA,而是專注我的學術(shù)發(fā)展之上。畢竟從實用角度出發(fā)來說,CCA對于我O水準的成績影響幾乎為零,所以何必每個星期再抽出寶貴的幾個小時用于此呢?
很多人擔心圣法的學習氛圍不如政府學校,但是就我自己在圣法的學習體驗來說,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
我來圣法讀的是初二下半年,升入初三后就進入了O水準備考班。或是由于處于O水準備考班,所以龐大的備考壓力轉(zhuǎn)化成了積極的學習動力,班上的同學們都很正能力,班級氛圍很好。
圣法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在進入中三之后,基本上就很少有與學習無關(guān)的事務了。還記得當初中三和中四兩年就是廢寢忘食地學習,無絲竹亂耳挺好的。
以上就是我在圣法的部分就讀體驗了,總體而言,如果大家主要是選讀O水準的話,其實圣法與政府中學相差不算很大,假期的安排也是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