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不少地方都有品嘗炒板栗、吃菱角的習(xí)慣。這幾天,江蘇多地的菱角和板栗相繼成熟,上市熱銷。
在江蘇東?h平明鎮(zhèn)馬汪村,農(nóng)戶們劃著采菱船,在河塘里采摘隱藏在葉片之下的菱角。據(jù)介紹,這里種植的菱角有四角菱、紅菱和青菱等多個品種。
據(jù)了解,當?shù)胤N植菱角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了。家家戶戶采用活水種植菱角,使得種出來的菱角顏色鮮亮、口感清甜。
除了菱角,糖炒板栗也是不少人喜歡的小吃。在江蘇邳州的板栗種植基地,栗子樹郁郁蔥蔥,成熟的栗果綴滿枝頭。栗農(nóng)們用長竹竿敲擊樹枝,將掉落的板栗收集裝袋,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非遺苞谷醪糟 香氣四溢“醉”中秋
在湖北恩施,有一種特色小吃叫苞谷醪糟,是土家族的傳統(tǒng)美食,也是恩施州建始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苞谷也就是玉米,每到中秋前夕,玉米進入收獲期,當?shù)乇汩_始準備這道美食。
一大早,第五代建始苞谷醪糟非遺傳承人徐英就來到后山開始掰苞谷。此時的苞谷還沒有完全干透,因此需要將苞谷一粒粒掰下來,放在特制的竹席上曬干。
經(jīng)過幾天的晾曬,苞谷粒完全干透,徐英來到磨坊,用石磨將這些苞谷粒磨成細面,再用竹篩進行過濾后就可以和面了。
徐英將和好的面均勻放入土家族特有的木甑中,上鍋起蒸。半個小時后,蒸熟的苞谷面散發(fā)出特有的香氣。起鍋攤涼至35攝氏度以下,再加入特制酒曲拌勻拌散,放入容器壓實壓平,靜待一兩天后,一份土家苞谷醪糟就制作完成。
苞谷醪糟比普通醪糟更加香甜,玉米賦予的粗糧口感風(fēng)味獨特。中秋佳節(ji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土家臘肉、品著苞谷醪糟,再嘗上一塊酥到掉渣的月餅,這正是“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