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shù)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和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fā)布《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tǒng)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diào)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媒體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32起,受害兒童逾840人,年齡最小的僅1歲。
本次發(fā)布的調(diào)查報告以“媒體公開報道”為案例收錄標準。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332起,受害人數(shù)845人,年齡最小的為1歲。在受害兒童的男女比例上,845名兒童中有820人表明了性別,其中女童743人,占比90.61%;男童80人,占比9.76%,這一數(shù)據(jù)與上年數(shù)據(jù)基本持平。
受害人年齡分布上,332起案例中,表明受害兒童年齡的有243起;表述為“未成年”“幼女”“兒童”的有89起。243起案例中,受害人14歲(不包含14歲)以下的198起,占比81.48%;14~18歲(不包含18歲)的45起,占比18.52%。按照一般學齡段來看,受害人年齡為中小學學齡段的案例占比83.95%,其中7~12歲小學學齡段的114起,占比46.91%;13~15歲初中學齡段的90起,占比37.04%。
332起案例中有115起表明了施害人年齡,施害人年齡最小的僅10歲,最大的86歲。這種性侵犯罪年齡“兩極化”的現(xiàn)象值得注意,除社會因素、人口構(gòu)成狀況以外,犯罪者的犯罪成因以及懲戒救助措施和治理手段都是需要研究的領(lǐng)域。
報告顯示,332起案例中表明人際關(guān)系的有312起。在312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31起,占比74.04%;陌生人作案81起,占比25.96%。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師、教職工(含培訓老師)作案71起,占比30.74%;親人親屬(父親、繼父、兄長、叔伯等)作案48起,占比20.78%;網(wǎng)友作案42起,占比18.18%;鄰居朋友(含同村人)作案37起,占比16.02%;其他生活學習接觸人員作案33起,占比14.29%。
其中,家庭成員作案曝光量較上年(12.74%)有較大幅度上升。家庭成員作案更具隱蔽性,后續(xù)治理和相關(guān)工作難度也更大。多起發(fā)生在家庭中的性侵案例表明,考慮到親情、倫理、生活保障等因素,受害人往往不敢聲張,不敢報警維權(quán)。
此外,在332起案例中有196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占比59.04%。在沒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況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會自動終止,持續(xù)作案達到2-3年甚至更久。這種現(xiàn)象比較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