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AV丝袜网站_午夜福利国产精品_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乱码_国产高清特黄无遮挡大片_国产精品成人精品

兒慈會“千萬善款被卷走”風波追蹤:民政部已派調查組調查部分家長稱已收到全款
時間:2023-10-15  瀏覽次數(shù):663

  兒慈會9958兒童大病緊急救助項目“廊坊負責人”柯某孝被指用“配捐”名義卷走了千萬救命錢以來,慈善亂象被不斷爆出。

  9月27日晚,民政部發(fā)布消息表示,針對群眾舉報和媒體反映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及其他有關問題,已約談督促兒慈會切實負起責任,依法依規(guī)維護所涉家庭的正當權益。近日,民政部已派出調查組入駐該基金會開展全面調查。

  9月27日、28日,部分家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已經陸續(xù)收到兒慈會對損失款項的“全款賠付”。家長劉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9月27日登記后,她今日收到了兒慈會的全款。不過,兒慈會對于該款項稱之為“救助”。

  據(jù)紅星新聞記者了解,中華兒慈會本周一開始,對待反映問題家長的態(tài)度開始松動,周二稱將啟動補償。周三開始,錢款陸續(xù)到賬。沒有到場的也可以線上申請,陸女士就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已經提交了資料,錢還沒有到賬。

  而一位曾在“配捐”事件中墊入巨資的中間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兒慈會拒絕向其支付款項,稱應等柯某孝的刑事案件調查解決。

  中華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河北負責人”柯某孝涉嫌詐騙,被指用“配捐”名義卷走了千萬救命錢。9月13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公開發(fā)布聲明稱,柯某孝不是兒慈會工作人員,曾在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河北廊坊地區(qū)合作機構當過短暫的志愿者,兒慈會從未委托過柯某孝個人為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籌集資金。聲明稱,柯某孝近日已被河北三河市公安局燕郊治安分局拘押,正在接受調查,兒慈會也在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據(jù)稱,患兒家庭自己投入“善款”可以獲得公益平臺等的“配捐”,最后“善款和配捐款”一起返給家長,這在公益行業(yè)被稱為“套捐”或“套配捐”。

  紅星新聞記者深入采訪后,多位知情人透露,這是一個疑似由中間人發(fā)展的患兒網絡,病友成為一種資源,中間人在其中收取好處,“上線”們往往也是患兒家長。據(jù)紅星新聞了解,沒有參與此次配捐的中間人也受到了來自信任他們的病友的巨大壓力。

  紅星新聞記者從家長處了解到,在他們此前多次成功拿到“配捐”的項目中,除了此次直接打款給了私人賬戶的模式,也有向網絡平臺籌款鏈接打款的模式。有兩位中間人和9958地方團隊前工作人員孫女士向紅星新聞指出,向私人賬戶打款的模式并不是“配捐”,而是赤裸裸的“洗善款”。此前曾在9958其他項目拿到過回款的家長,的確收到了來自兒慈會對公賬戶的善款,但打給私人賬戶的錢根本沒有投入任何慈善項目,更未進入任何平臺真正去套取配捐。如果不是柯某孝無法讓兒慈會打善款,且卷款跑路,這樣的洗善款,可能還在持續(xù)悄悄發(fā)生。

  孫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9958的各地方團隊是一種“加盟”模式,用哪些患兒籌款,又分配給哪些患兒多少錢,都是團隊自己說了算,兒慈會對此缺乏掌控。

  孫女士稱并不認識柯某孝,但在9958的全國群里,她看見過代號“柯南”的他。盡管兒慈會稱與廊坊救助站已于今年3月解約,但她8月在聊天群里仍看見了廊坊團隊的“戰(zhàn)報”。

  多位受害家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將錢打給了私人賬戶,但大多數(shù)并不是直接轉給柯某孝的私人賬戶,而是通過中間人。有時中間人給的賬戶還不是其本人的。他們大多數(shù)人并不認識柯某孝,甚至從未見過他,事發(fā)后他們才知道,錢都打給了柯某孝。

  涉及多位受害者的中間人萬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承認,不讓病友認識柯某孝是因為自己要從中間收取好處,他稱其為“工資”。

  在許多個動輒幾百人的病友群中,經常有中間人發(fā)布這樣的“配捐”項目,如12萬6千“配4千”,4萬8千“配2千”,還同時有名額限制,需要搶。這些中間人此前曾多次成功組織項目,家長們多次拿到過“配捐”,因此非常信任。

  此次事件中的中間人自己也是患兒家長。此外,“中華兒慈會9958廊坊救助站”主任陳雙飛和另一位9958地方團隊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指出,柯某孝是他們此前救助過的患兒家長。

  萬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他是今年通過一位“上線的公眾號文章里認證過柯某孝的身份。另一位中間人則稱自己2019年就認識了患兒家長柯某孝,因此對他后來自稱成為了9958廊坊團隊主任也深信不疑。

  兩位接受采訪的中間人表示自己此次并沒有參與“配捐”,錢全部層層打給了柯某孝,但在幫助患兒家長維權,有一位還在患兒家長討錢時自己墊了一部分。

  為了拿到更高額度的“配捐”,許多家長為了湊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善款”,通過各種方式借錢。參加了一個十多萬元項目的羅女士表示,自己為此向幾位親朋好友借錢。8月上旬參加了十多萬元的項目,還沒拿到回款過幾天又追加了一筆的劉女士則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手機上各種借款額度顯示為零的網貸。還有多位家長向紅星新聞記者展示了手機上額度顯示為零的信用卡。

  從這一批受害家長中,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極少有人此前成功從柯某孝處拿到過回款。但他們相信這一項目,除了信任中間人,也是因為自己此前跟9958其他團隊甚至其他基金會完成過“配捐”。

  多位患兒家長向紅星新聞展示了此前“配捐”項目向網絡籌款鏈接或私人賬戶打款以及相應的收到兒慈會對公賬戶回款的證明。此次事件中柯某孝向患兒家長承諾的回款時間普遍是一個月左右,而紅星新聞采訪的家長中有的配捐項目回款可達幾個月,也有的項目在9958其他團隊工作人員通知當天打款,當天兒慈會對公賬戶的回款即到賬。

  為什么要進行這樣極具風險的投錢?多位患兒家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治病花費動輒超過百萬元,但他們很難從水滴籌、輕松籌以及各種慈善組織拿到錢,“兩千都算好的了”。而在成功嘗試了“配捐”之后,沒有收入的他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好辦法,“一次幾千也是救命錢”。

  劉女士說她是今年才接觸到“配捐”的,已經進行過五六次,有9958其他團隊的,也有其他基金會的,打款回款,打款回款,循環(huán)往復。她向記者展示了部分她與基金會工作人員溝通和打款的記錄。在兒慈會門口維權時,她還在一邊聯(lián)系參與的其他項目的回款。有的家長則說,他們接觸到“配捐”更早。

  “以前申請的一系列流程用的都是中華兒慈會9958的名義,之前在兒慈會‘入檔’過的不用再填報信息,提供的醫(yī)療發(fā)票也要求是9958沒有核銷過的,這次一開始一切都像之前操作的那樣,直到一個月后承諾的回款沒有來。”劉女士說。

  此前,中華兒慈會平臺傳播部主任孫丹丹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10月,兒慈會9958項目與天津市北辰區(qū)天眷公益服務中心簽署合作協(xié)議,設立了合作機構“中華兒慈會9958廊坊救助站”。因經評估救助站不符標準,雙方已于2023年3月31日解除合作協(xié)議。

  孫丹丹表示,“中華兒慈會9958廊坊救助站”主任為陳雙飛,柯某孝只是志愿者。但此前,柯某孝冒用主任名義參加9958相關活動并得到了官方公眾號的報道。孫丹丹承認,兒慈會管理確有不足,將對與地方合作機構成立、合作機構實際運營管理的地方救助站加強管理和約束。

  兒慈會在9月13日的聲明中稱,其賬號從未收到過當事人的資金。孫丹丹也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當事人將資金打給柯某孝個人賬戶,而不是兒慈會的對公賬戶,所以此事為柯某孝的個人詐騙行為。對于有地方團隊搞“配捐”,孫丹丹稱其不知情,配捐“肯定是不允許的”,將加強約束。

  但劉女士質疑,兒慈會是否知道“配捐”套路。“一次幾萬一次幾萬地打,其他基金會根本不會給我們這么多錢。”

  兩位受訪中間人和9958地方團隊前工作人員孫女士向紅星新聞指出,向私人賬戶打款的模式其實不是“配捐”,而是赤裸裸的洗善款。此前曾在9958其他項目拿到過回款的家長的確收到了來自兒慈會對公賬戶的善款,但打給私人賬戶的錢根本沒有投入任何慈善項目——以4萬8千“配2千”為例,5萬善款中,有4萬8千元其實流入了9958地方團隊的口袋,只有2千元到了救助對象手里。

  孫女士稱,自己此前并不清楚“配捐”等各種套路,但慢慢在跟各地病友的交流中得知了9958其他地方團隊進行的“配捐”項目和其運作實質。她說,她自己所在的團隊也進行過少數(shù)幾次這樣的“配捐”,是3萬配1萬,團隊拿走了3萬。

  紅星新聞了解到,此次事件中,受害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京都兒童醫(yī)院、位于河北廊坊的燕達陸道培醫(yī)院和山東省腫瘤醫(yī)院。前兩者是私立醫(yī)院,多為移植患兒,很多是難治的白血病,后者多為神經母細胞瘤患兒。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在層層轉治中,來到了這些“在病友群體中有口皆碑”的醫(yī)院。也有零星的在其他地方醫(yī)院的受害者。為什么廊坊救助站卻聯(lián)系了其他地方的患兒?孫女士說,這些救助站并不限地域,能拿到病友資源就行。

  孫女士稱,9958的各地方團隊是一種“加盟”模式,“我們就像銷售,搞業(yè)務的”。給聯(lián)系到的患兒家長的捐款并不是從整個9958項目的資金池中給,而是只能來自自己團隊籌到的款項。而因此,用哪些患兒籌款,又分配給哪些患兒多少錢,都是團隊自己說了算,兒慈會缺乏掌控。

  有家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每次“配捐”會提交病例、診斷證明、發(fā)票等材料審核,但沒有兒慈會總部的人打電話來問過,也沒有人來實地探訪。

  法律法規(guī)并不允許公募基金會設立分支機構。對此,孫丹丹此前接受紅星新聞記者解釋稱,因實地發(fā)展救助者和募集資金的需要,兒慈會在多地選擇當?shù)匾患颐褶k非企業(yè)機構合作成立救助站,但救助站只是使用9958的牌子,只是合作伙伴機構,并非基金會的分支機構,救助站的運營和管理由當?shù)睾献鳈C構負責。對此陳雙飛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認可。

  陳雙飛此前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天眷公益服務中心也同時跟多家基金會有不同形式的合作。騰訊公益平臺顯示,天津市北辰區(qū)天眷公益服務中心在該平臺上的公益項目有24個,收款機構全部是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或福建省慈善服務協(xié)會,項目全部與兒童有關。

  日前,一直有患兒家長在中華兒慈會總部門口等待和兒慈會進一步接觸。此前,中華兒慈會平臺傳播部主任孫丹丹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愿意開通綠色通道,經核實是受害者且病情緊急、符合標準的,比如正在ICU的,將及時資助。此外,將給予受害者法律方面的援助,幫助他們討回資金。

  羅女士稱,她上小學孩子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做了移植,已經花了80多萬,但“移植有價,排異無價”,她家可能還得再花上百萬。

  羅女士表示,自己的資金這幾天已經捉襟見肘。她向紅星新聞記者展示的醫(yī)院賬單中,每天的花費少則4000元,多則1萬多元。她急切地想得到兒慈會的幫助,也在向中間人要錢!罢f什么也不能讓孩子停藥”。她說,自己娘家那邊已經借不到錢了,會讓丈夫再去自己家那邊想辦法借錢。

  關于“配捐”問題,法學博士、云南劉文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文華曾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配捐”要求具有慈善救助需求的人先捐款,慈善組織后救助返款,是一種變相強迫捐款的行為,違反了《慈善法》第四條“開展慈善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的規(guī)定,系非法慈善活動。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延斌曾在多個與政府、企業(yè)合作的眾多大規(guī)模公益項目中擔任負責人,具有多年律師工作經驗,作為法律專家參與民政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立法建議、《慈善法》執(zhí)法檢查等工作,擔任多家國內知名社會組織常年法律顧問。

  王延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起事件中,柯某孝涉嫌將本應捐贈到公益項目中的資金,通過個人賬戶收款的方式脫離公募平臺和慈善組織的監(jiān)管,以便于其轉移財產。我國《慈善法》第35條規(guī)定,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那么,把款項交給除了慈善組織和受益人以外的第三人,特別是個人賬戶,風險就比較高了。

  對于公益組織這樣的地方團隊發(fā)展模式,王延斌認為,還是要把握好公益團隊以及公益項目的專業(yè)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協(xié)調發(fā)展。慈善組織的工作確實有其專業(yè)性的要求,我國《民法典》《慈善法》將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定義為非營利法人,并不是說慈善組織不能取得收入,而是強調慈善組織的收入不能像公司那樣分配給股東,慈善組織取得的收入應當全部用于符合自身業(yè)務范圍的公益活動。慈善組織也要注意開展的工作應當符合慈善目的。如果慈善組織為了提高捐贈收入,在管理上放任一些違背慈善目的的行為,把患兒大病救助的公益項目做成了特定的個人求助,放任一些籌資人員誤導患兒家屬錯誤理解公益籌資項目的性質,指導患兒家屬給自己的特定患兒進行“配捐”等行為,那么不管這些籌資人員與慈善組織是什么法律關系,慈善組織也是要承擔相應管理責任的。

  對于此次事件反映出來的種種亂象,為了公益慈善行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王延斌認為,首先是公眾的有序參與和監(jiān)督!疤拐\地說,這方面我國的慈善組織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嚴格按照法規(guī)要求履行信息公開義務,應該是公益行業(yè)必須實現(xiàn)的目標。”

  王延斌認為,政府也應該更加重視信息公開的作用,扭轉事前監(jiān)管的思路。從法律的角度,他呼吁立法、執(zhí)法、司法部門及時關注公益慈善行業(yè)中的一些新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及時從各自工作的角度予以處理,維護慈善行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王延斌還提醒家長,要注意區(qū)別網絡個人求助和申請慈善組織公益項目支持的區(qū)別。他指出,家屬為自己的孩子治療所需在互聯(lián)網上求助的行為,按照目前《慈善法》修訂草案的思路,是作為網絡個人求助行為,與慈善捐贈和募捐分別進行規(guī)范的。而《慈善法》對于捐贈行為要求符合幫助社會公眾的“慈善目的”和“無償”性這兩個要求。所以捐贈人不能為幫助自己家人的項目捐款,也不能通過給自己家人的公益項目捐款獲得他人的配捐。




上一篇:作為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管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下一篇:34歲老中場10球5球!離開米蘭3年后他改寫意大利隊紀錄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