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5次兩會,習近平先后30次“下團組”,加入16個代表團審議,探望過11個界別政協(xié)委員。他認實傾聽和記實代表委員的講話,正在講話中擺設了很多工做。對主要問題,他每次都“長”講;對主要工做,他頻頻強調(diào)要“長”抓,要久久為功。
2017年3月8日,中共地方總書記、國度從席、地方軍委從席習近平加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的審議。這是習近平同代表親熱交換。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西部地域是脫貧攻堅最凸起的短板,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域跨越一半正在西部。每年兩會習近平到過的代表團必有西部省份。2013年是西藏,2014年是貴州,2015年是廣西,2016年和2017年是青海和四川、新疆。
正在這些代表團,習近平同代表們一路會商交換,摸環(huán)境、找窮根,不竭強調(diào)“貴正在精準”、“扭住精準”。本年正在四川代表團,習近平又提出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將精準貫徹全過程。
“脫貧不要離開現(xiàn)實隨便提前”“防止返貧和繼續(xù)攻堅同樣主要”“堅定遏止扶貧工做中的形式從義”“決不讓一個少數(shù)平易近族、一個地域落伍”……這些需要出格留意的問題,習近平十分注沉,每次到代表團都有新要求。
近年來,東北三省經(jīng)濟增速放緩,布局性矛盾凸起,習近平持續(xù)“評脈”東北成長,為布局優(yōu)化升級“補課”,目標很是明白,就是要讓東北三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走出全面復興新路子。
正在各代表團,他談“三嚴三實”,強調(diào)政治生態(tài),要求抓住“環(huán)節(jié)少數(shù)”,幾回再三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主要意義,不竭注釋著“全面從嚴治黨永久正在路上”。
2017年3月5日,中共地方總書記、國度從席、地方軍委從席習近平加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 攝
實現(xiàn)“十三五”成長方針,破解成長難題,厚植成長劣勢,對峙立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成長理念是環(huán)節(jié)!拔宕罄砟睢敝,立異是標的目的、是鑰匙,更是習近平兩會期間必談的內(nèi)容。
5次到上海代表團,習近平次次都講到立異。從科技立異到軌制立異,習近平年年做出擺設,要求上海當好“立異成長先行者”,先行先試,斗膽立異。他本年對上海提出的4個“新做為”,立異是環(huán)節(jié)。
正在解放軍代表團,習近平講得最多的就是軍平易近融合成長,幾乎每年都要“劃沉點”。開展軍平易近協(xié)同立異,鞭策軍平易近科技根本要素融合,加速成立軍平易近融合立異系統(tǒng),“立異”這個軍平易近融合成長之要,習近平誨人不倦,一遍遍強調(diào)。
2013年加入科協(xié)、科技界委員聯(lián)組會時,習近平指出,要深化科技體系體例鼎新,變“要我立異”為“我要立異”。
2017年正在平易近進、農(nóng)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聯(lián)組會上,習近平特地強調(diào)激發(fā)學問分子立異活力和潛力,聚全國英才而用之。
習近泛泛說,立異是引領成長的第一動力。習近平講立異,就是要求扭住“牛鼻子”,持續(xù)抓好,等于為成長拆上了“永動機”。
2017年3月4日下戰(zhàn)書,中共地方總書記、國度從席、地方軍委從席習近平探望加入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平易近進、農(nóng)工黨、九三學社委員,并加入聯(lián)組會,聽取看法和建議。中共地方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從席俞正聲加入探望和會商。新華社記者 饒愛平易近 攝
歷次兩會,無論是扶貧、鼎新、立異仍是生態(tài)庇護、“三農(nóng)”問題、做風扶植,習近平都是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抓,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抓,一抓到底。
抓“長”,是習近平看待工做一貫的立場。他不止一次強調(diào),抓工做就要有久久為功、利正在久遠的恒心和耐力。
“貧苦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習近平用這句話描述工做抓“長”的主要性。鼎新成長,脫貧攻堅,每一項工做都不成能一蹴而就,需要的就是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用釘釘子精力,鍥而不舍地抓下去。
回看這5次兩會中習近平長抓不懈的幾件大事,從始至終他都要求不達尺度決不交賬,從不滿腳于一事之成、一時之效。
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干到底,是習近平的工做做風,也是習近平的人格魅力所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