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反“四風”,開始群眾擔心會是“一陣風”、“雨過地皮濕”。我們針對“四風”問題突出特別是奢靡享樂大量嘚瑟到群眾眼皮底下的情況,立行立改、雷厲風行,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每年都有新招數(shù),不斷釋放新信號,讓全黨全社會感到了黨中央的決心,在短期內(nèi)實現(xiàn)了黨內(nèi)正氣上升、社會風氣上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長期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感情培養(yǎng)不起來,真去做群眾工作,很多事做不來。所以,很需要接地氣,接了地氣才能培養(yǎng)對群眾的感情。”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重讀這些重要論述,讓我對黨的群眾路線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更加深刻理解了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guān)系問題。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需學會放下身段,講好群眾聽得懂的語言,找準質(zhì)樸實用的方式方法,切實為群眾辦成實事、辦好實事,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帶著感情與群眾坐在同一個板凳上,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著想做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感情是一個非常本質(zhì)的東西,不帶著感情去做接地氣的動作,就是‘作秀’了!逼鋵,少數(shù)干部在工作中不接地氣,與群眾打交道能力不足,方言土語不會說,溝通交流不順暢,講了半天群眾沒明白什么意圖。這種現(xiàn)象,說到底,就是沒有學好用好群眾語言。
群眾語言,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語言,反映著群眾心聲,集中著群眾智慧,源于實踐又能指導實踐,具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思想深遠的特征,能夠讓人聽得懂、記得住、信得過、用得上。干部接地氣、維系好與群眾的魚水之情,必須要學好用好群眾語言。
黨員干部學好用好群眾語言,善于當“泥腿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層做工作,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那是一種溫度!痹趯嵺`中,少數(shù)干部想當“官老爺”,自己高高在上,坐在辦公室發(fā)號施令,通過匯報材料了解群眾冷暖,沒有深入實際工作開展調(diào)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沒有把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放在心上。這種做法完全背離黨的群眾路線,破壞黨和群眾的魚水之情。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政治口號,而是要身體力行去踐行。只有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去做事,群眾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我們需要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培養(yǎng)與群眾的感情。要善于當“泥腿子”,多到一線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向人民群眾學習,拜人民群眾為師,既身入基層,又心入基層,真正接到真地氣、培育真感情,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黨員干部學好用好群眾語言,善于講“方言土話”!胺窖酝猎挕备由鷦有蜗,更加接地氣。當前有些干部在與群眾進行溝通和交流時,習慣于用群眾聽不懂的“官話”“套話”,群眾聽不明白的“學術(shù)語言”“專業(yè)語言”,甚至還講一些與本地區(qū)不相適應、脫離本地區(qū)實踐的“文件語言”“政策語言”,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仔細想來,這種話語表達,本質(zhì)上起不到有效溝通作用,不僅不接地氣,還疏遠了與群眾的感情。黨員干部只有深入群眾,了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風俗特色和語言習慣,利用和群眾談心談話的機會學習更多群眾語言,并善于運用當?shù)厝罕娛煜さ闹V語、歇后語,才能更好把黨的最新政策講給群眾聽,讓群眾知道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更好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所需,密切與群眾的感情。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必須繼續(xù)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學好用好群眾語言,把大道理口語化表達,把文件內(nèi)容通俗化講解,講群眾聽得懂的話,干老百姓用得上的事,在實踐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