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河北廊坊固安縣永定河畔三名兒童落水,41歲的山東寧陽人欒留偉救起3名落水兒童,回去救兒童父親時體力不支與孩子父親一起不幸溺亡。他的事跡在短短幾天內就傳遍了整個網絡,感動了無數(shù)網友。他生前開在北京的火鍋店門前排起了長隊。有人捐錢、有人捐物,其實大多數(shù)人不是為了吃什么,只是被欒留偉的犧牲精神感動,來表達敬意。有網友說,這是令人感動的“雙向奔赴”,奔赴一場“敬英雄愛英雄”的心靈之約。
面對欒留偉的事跡,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史鐵生的短篇小說《奶奶的星星》,其中有一段這樣寫: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霸趺茨?”“人死了,就變成一個星星!薄案蓡嶙兂尚切茄?”“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地上走了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這是人的美好想象。我們活著時,一點點地努力,一點點地發(fā)著光亮,鏤刻在人的心里。史鐵生的作品寫的多是他刻骨銘心的感覺,刻骨銘心的東西,讓我親近,也讓我刻骨銘心。他借著“奶奶”的口說:“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世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欒留偉的事跡引發(fā)這么多人關注,說明社會需要欒留偉這樣的熱心人,呼喚這樣的人多起來,以抵御冷漠和麻木,抵御莫名其妙的戾氣。河北省固安縣人民政府確認欒留偉等6人見義勇為行為,并為其申報見義勇為稱號。泰安市寧陽縣追授欒留偉“新時代寧陽楷模”稱號,并向其親屬發(fā)放慰問金100萬元,同時妥善安排好其父母贍養(yǎng)和子女撫養(yǎng)等事宜。這是一種很好的倡導,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媒體跟進的報道也都充滿了正能量。我概括媒體傳遞著的是這樣的氣息:我們不是君子,但靠近了君子;我們不是英雄,但靠近了英雄。見賢思齊,一個人的境界和胸襟也就慢慢提升著、開闊著;一個人的心靈也就一點一點清澈著、透明著。
人人身上都有星光,耀眼的星光,在關鍵時刻閃亮。一燭之光,通室皆明。星光能驅走暗夜。欒留偉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才41歲,他的離去讓人心疼。他的死比泰山還重。我們敬仰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多起來,“扶不扶”的問題才不會產生。
仰面細數(shù)天邊星,讓我們仔細數(shù)一數(shù),小心翼翼地數(shù)一數(shù)。8月10日的救人行動,是一次集體行動,當時與欒留偉一起救人的總共有6位,其中有一位固安縣當?shù)孛汹w金的64歲老人也不幸身亡。媒體報道趙金的很少,他的身份是保安。我想說的是,我們在報道欒留偉的時候,也別忘了趙金和其他幾位英雄。他們跟欒留偉一樣,都在閃光,都是英雄。這是一個英雄群體。
《奶奶的星星》中還有這樣的句子:“人類浩蕩前行,在這條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愛!崩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一直在場,一直在引導著浸潤著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在這個初秋時節(jié),英雄事跡彌漫開來,讓人感受到大愛、希望、溫暖與力量。